摘要
泰山奇石鑒賞的過程鑒賞奇石既然是一種認識活動,就有一個由淺入深、由表及里、由不到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。
產品介紹
1、泰山奇石鑒賞的意義鑒賞在藝術上稱為接受。奇石的鑒賞是人們對奇石藝術形象的感受、理解和評判的過程。人們在奇石鑒賞過程中的思維活動感情活動,一般都從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出發,實現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認識飛躍。既受到奇石藝術作品的形象、內容的制約,又要根據自己的經驗、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豐富。
2、泰山奇石鑒賞的過程鑒賞奇石既然是一種認識活動,就有一個由淺入深、由表及里、由不到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。它總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,再由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,不斷循環往復,從而一次比一次深化,一次比一次得到更多的認識成果。收藏者從眾多的自然石中經認真挑選,采集到感覺滿意的一塊奇石,然后經過反復觀察、思考,發現其內在的美感和意境,并為奇石起上一個畫龍點睛的名字。這樣,通過認真挑選,反復觀察思考,奇石命名,就初步完成了奇石的鑒賞過程。
3、泰山奇石的鑒賞方法根據中國的傳統審美方法,鑒賞奇石應把握,五美,即意境美、寫意美、老拙美、核體美、空靈美。
意境美:是泰山奇石美的最高境界。鑒賞奇石時,首先看其能否使觀賞者情由景生,啟悟心靈,產生聯想,從石中體悟到悠遠脫俗的意縈
寫意美:如同中國寫意畫,神似重于形似,作品能傳神,筆簡意遠,表現一種超脫的生活境界。
老拙美:石之成,遠遠早于人類,石令人古,能使人聯想冥冥時空。石質堅硬細密,肌理褶皺圓熟,色澤深沉古雅。
整體美:整體完整表現在首尾貫串,左顧右盼,保持天然完整,不破不損。支離破碎的形象沒有藝術感染力。
空靈美:表現在以小寓大,避實就虛,天然小塊奇石經過近觀靜賞,能給人一種空谷傳聲,幽靜深遠的精神意趣。